8月27日,由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的“粤企未来汇客厅”第二期沙龙活动——“新高度・新征程:民营企业出海破局与跃升”走进科达制造。广东省发改委民营经济发展局局长刁鹏、佛山市发改局副局长黄超等领导与30多位企业家代表出席了活动,公司董事长边程应省发改委邀请做了主题分享,深入分享了科达制造出海的宝贵经验和心得,并提出了海外拓展的实用建议,为更多企业“走出去”开辟了新的思路。


省民营经济发展局局长刁鹏:
“科达是中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的典范”
活动首先由广东省发改委民营经济发展局局长刁鹏致辞。刁局长阐述了选择在佛山举办活动、选择走进科达制造,以及邀请边董分享的初衷。


他指出,佛山作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孕育了“有家就有佛山造”的产业传奇;而科达制造则是中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的典范,从传统制造迈向智能化、全球化双轮驱动,生动诠释了民营企业破茧成蝶的升级蜕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此前走访了科达在肯尼亚的陶瓷工厂,当地居民以加入科达为荣,这使他产生了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
刁局长表示,边董自掌舵科达以来,带领企业穿越经济周期,勇立时代潮头。他不仅是制造业的“老兵”,更是跨界创业、创新的先锋,对行业趋势有着敏锐的洞察,并积累了丰富的二次创业实战经验,充分展现了卓越的企业家精神。
公司董事长边程:
科达2/3营收在海外,“走出去”要深入思考,敢于突破
随后,在主题分享环节上,边董以科达制造最新披露的2025年上半年年报为切入点展开论述,“我们半年报的最大特点就是大概2/3的营收在海外”。其中,海外建材业务的业绩表现尤为亮眼。自2016年与广州森大携手迈出出海建厂的关键一步,历经九年的发展,海外建材业务不仅发展步伐更加稳健,视野更加开阔,动能也更为澎湃,竞争力日益凸显。边董进而总结了四条成功经验:
首先是找到一个优秀的合作伙伴。广州森大在非洲深耕多年,熟悉非洲市场,并拥有本土渠道的显著优势。科达与广州森大联手出海,充分发挥各自所长,夯实业务发展的坚实根基。
其次是必须寻找空白区域。“一个是人家本地有产能,你去卷肯定没戏;另一个是不能跟陶瓷机械的客户竞争,我们只能找空白地区进行填空”,边董指出,瓷砖等制造业最大的特点之一是产品具有销售半径,因此在非洲实现就地生产、就地销售,完全契合这一行业规律。
再次是必须让年轻骨干挑重担、往前冲,并为此进行合理的利益分配。“在海外,你得找‘合伙人’,不能找‘打工仔’。如果总经理和厂长这些主要核心管理人员都是给你打工的,那工厂建成之后也很难发展,你也很难管控。”边董深有感触地表示,“所以说企业走向海外,除了上述的客观因素外,核心的问题就是利益分配,就是我们科达杯身上印的‘财散人聚,财聚人散’。”
最后是严格的管控。“只要是有批量的东西,像采购所有物资全都要严格管控。”目前,在特福国际,通过全链条的数字化管理,有效防止了因鞭长莫及而出现的“跑冒滴漏”现象,“反正数字清清楚楚,漏不掉,这是我们在非洲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边董说道。


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科达的业绩逆势而上,除了海外建材外,多个业务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和活力。边董结合科达的实际情况,与现场的企业家进行了深入分享。
第一是拼命抓出口。边董强调,科达抓出口并非近几年才“有所动作”,而是自他1998年加盟科达之初便确立了狠抓出口的销售策略。“像我们主业之一的陶瓷机械,如果没有出口,老实讲我都没脸坐在这儿跟大家聊天。因为陶瓷机械今年上半年差不多65%的订单都在海外,没有海外出口根本就完了。”
早在1999年,当国内同行只有内销没有外销的情况下,科达便毅然聘请了一位台湾人担任出口部经理,“他的工资比创始人、时任董事长卢勤,和作为总经理的我,两人加起来还要高,同时我们还送了他股份”。正是这份远见和魄力,使科达在海外拓展的深度及广度远超同行。
边董进一步指出,围绕“有家就有佛山造”的理念,佛山众多建材、家居产品在海外仍存在大量空白区域,市场潜力巨大。“任何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离不开‘吃穿住行’,解决了‘吃’的问题,就要考虑‘住’的问题。”
第二是大量启用和引进年轻骨干。“一线必须年轻人上!因为年轻人思维活跃、有干劲,总有超越前面那个人的欲望,还有就是年轻人的工作效率也是四、五十岁的人比不了的。”


边董介绍道,近年来,科达提拔了大量80后、90后担任关键的管理岗位。在内部潜力充分挖掘之后,就通过猎头公司寻找优秀人才,近年来投入了不少猎头费用,也成功引进了许多合适的人才。“人才引进的核心在于核心骨干,这必须一把手亲自找!”
当然,在提拔年轻人的同时,边董强调必须毫无保留地将“责、权、利”都赋予给他们。“你一定要把年轻骨干作为你的合伙人。如果你认为他就是给你打工的,你企业就没法发展。”他进一步指出,“所以说我们要想突破,我们这些老板的‘老板意识’就是最大的敌人。我们做实业的,就是要凝聚一帮志同道合的合伙人,才能把我们的事业做起来。”
第三是通过技术改造、数字化升级和精益管理来提升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这虽然是套话,但我觉得必不可少。我们做企业的在思路想对的情况下,每时每刻都要提升管理,并且舍得投入。”
面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边董建议企业家们应该放慢脚步,深入思考,才能在挑战中抓住机遇,成就未来。“现在经常说,前几十年通过胆量和运气挣到的钱,如果未来想不清楚,通过‘努力’就把它赔没了。现在每个行业有很多这种例子,我不是危言耸听。过去40年走过的路,在短缺经济时,只要大胆敢冲,套着‘大产量、低成本’,谁冲上去都能赢。但是今天来看,这40年走过的路再往前走就是错的。现在要思考你未来怎么走,思考比你干重要多了。”
边董介绍说,科达从陶瓷机械单一业务起家,目前已形成了多业务齐头发展的态势。然而,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波折及阵痛,“拓展新项目时,错的个数比对的多,但对的比错的大。其实我也有‘走麦城’的时候,也有投资失误的时候,但是好在几个对的投资决策盖掉错的,现在活过来了。如果我不去试,没有那些错的,哪有可能个个都是对的。要敢于尝试,敢于‘变’,不去积极探索,你哪有可能个个都是对的。”




在互动环节,边董针对海外投资策略、合伙人选择、风险管控等企业家关注的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他建议,大家在选择投资目标国家时,可以考虑借助中信保进行企业金融保障。同时,应拓宽投资思路,可从非洲转向南美等其他区域。此外,保持融入当地、服务当地的心态至关重要,这样才能在海外走得更远、扎得更深。


最后,由北京德和衡(佛山)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罗成律师分享了《出海背景下,中资企业的风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