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N EN

新闻资讯

news center

吴晓波最后一次年终秀,为什么提到这个佛山企业?

发布时间:2025-01-17 发布人:科达 浏览量:加载中...
       2025年新年前后,大家都在做总结和展望,其中就有陶瓷人的“老”朋友吴晓波。早在2015年第11届中国陶瓷行业新锐榜,陶城报就邀请吴晓波作为演讲嘉宾分享了他对产业巨变的思考;后来吴晓波还与恒洁、箭牌、马可波罗等陶瓷品牌结缘。
       前几天吴晓波年终秀,既是吴晓波最后一场年终秀,也是十年来“陶瓷行业含量”最高的一场。演讲中,吴晓波提到了零碳氨氢燃烧、岩板、设计师渠道,在中企出海的篇章中他还特别讲了一个企业的案例,就是科达。
       吴晓波说,2024年科达在非洲建成了第18条瓷砖线,8年来科达在肯尼亚、加纳等非洲国家雇佣1万多名工人,瓷砖产量达1.5亿m²。他没提到的是,科达的陶机设备也随着中资出海的脚步遍布世界各地,在带动当地产业发展的同时,也让中国制式赢得了全球同行的尊重。
       实际上,就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科达陶机在整线输出、技术创新、属地化经营等方面又创造了不少新成绩,无论在全球化、数字化还是高质量发展层面,科达陶机俨然成为陶瓷行业转型升级的一个样本。
 
以强大整线供应能力
服务全球陶瓷厂商
       2024年,科达陶机在国内、海外各主要陶瓷产区,都表现了极强的韧性与活力。一个个项目点火投产,一次次的签约携手,不仅代表着合作伙伴的认可与信赖,也为科达陶机的2024留下了鲜活而有力的注脚。
       在国内,从2月福建德胜、铭盛、彩联,广东英超,临沂家兴,陕西盛世多条新线集中点火,到3月阳城乐陶,再到4月潭洲展上与广东志昇、河南嘉北、湖南亚泰、景德镇金绿能等多家企业项目签约,科达陶机取得了2024年“开门红”;年中至年尾,科达陶机为晋江贝雅特、广东昊晟、金绿能、广东志昇、协进广西基地等打造的新线陆续点火,见证了产业在新旧更替中焕发出的不息活力。
       而在海外,科达陶机2024年与土耳其高端品牌VITRA、EGE SERAMIK,越南TAKAO,阿联酋RAK、喀麦隆特福陶瓷、墨西哥时代陶瓷、南非瑞雅工业、印尼SPS等伙伴的合作也迈上新台阶。这些合作中既有整线项目的投产,也有配件耗材的供应,部分项目启用了科达陶机最新的技术突破,还有的甚至填补了当地的产业空白。
       吴晓波说,今天的中国正在把最先进的生产线和最好的技术搬到非洲去,这是产业的一次大规模“平移”。而科达陶机不仅为发展中国家和陶瓷空白区域带去了先进的制造力,他们还要增加本地雇员、组建上千人的服务团队扎到当地去,为全球陶瓷厂商的生产运营提供长期配套服务。
       为此,2024年科达接连亮相佛山潭洲陶瓷展、印度国际陶瓷工业展、印尼雅加达陶瓷工业展、意大利里米尼展等国际舞台,在推介高质量整线设备的同时,也带来了墨水、配件、耗材等优质备件供应服务,受到了很多海外客户的关注。
       据了解,目前科达在海外已设有5个子公司、7个办事处、90多个服务网点及配件仓。2024年底,位于土耳其Bozüyük的工厂也已投入运营。未来随着本地化战略的不断推进,科达将成为越来越多陶瓷企业首选的设备供应商和生产服务商。
 
创新不辍,持续精进
提升方案的属地适应性
       在科达制造公布的2024年三季报中,其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5.64亿元,同比劲增21.85%。其中,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超过60%。
       如此大份额的海外业务占比,意味着科达如今所面对的客户有一多半不再是中国人。每个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基础、消费需求、文化传统都有所不同,因此在产品创新、方案制定、服务跟进等方面,也不能盲目照搬中国经验。只有尊重各地的差异化,提高产品和方案的属地适应性,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就拿科达的拳头产品抛磨设备来说,2024年科达擎系列抛光线得到全球越来越多品牌企业认可,科达擎系列磨边机已出口到越南、日本、土耳其、意大利、阿尔及利亚等多个市场。特别是针对欧洲高端市场,科达推出了完全符合欧洲CE安全要求的升级款擎系列高效智能磨边机,产品一推出,2023年就卖了8台到意大利,2024年接到了更多欧洲订单,产品力受到客户高度肯定。
       还有针对国外小产量模式研发的AGV+BOX的窑前储坯系统,2024年也在越南大同奈落地,AGV+海绵砖机系统收获土耳其、东欧等市场高端客户订单。科达窑后整线在2024年也成为越来越多陶企的标配,在越南、印尼、土耳其、中东、南美、非洲等市场收获多个订单,并首次进入RAK集团,这是一个重大突破。
       面向国内市场,科达也继续加大创新力度,针对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量身定制解决方案。科达甄陶MOM 在广东方向陶瓷成功上线,助其入选佛山市数字化智能化示范车间;2024年科达还与简一、协进、富强、嘉北、亚泰等企业敲定数字化业务合作,加速陶企数字化升级步伐。
       除此以外,科达原料整厂项目在广西协进成功投产,树立了高品质、大产量、低能耗的新标杆;科达高端岩板擎系列抛光线在东唯科技投产,自研的行业首套连纹砖喷码识别解决方案也成功应用,大大方便了连纹产品的识别分拣;科达首条全线伺服控制陶瓷包装线在广西远方陶瓷成功投产,该线集成多项技术创新,在稳定性、兼容性、节能降耗、自动智能等方面都做到了业界领先。
 
不仅输出制造能力
更带去先进产业模式
       从进入2000年开始,科达就不断“逼”自己出海,这一出就是20多年。近几年科达在海外市场的优异表现,实际上都源于企业超前的战略布局。
       20多年来,科达向70多个国家和地区供应了产品,推动了当地陶瓷产业的发展。而且在这一过程中,科达还总结出了不同地域的产业模式差异,并在合作交流中不断改进产品和工作方式,创造出了一套独特的生存策略。
       当前全球建陶产业正在深度调整转型,欧洲、北非、中东、东南亚等地很多建成时间超过15-20年的陶瓷生产线都面临升级改造,但由于这些地区习惯了长期使用的意大利制式,对中国制式生产线并不能完全接受。
       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科达的思路是:遵循客户导向,客户需要的我都能提供。
       为了增强对全球市场的适应性,科达对内加大创新力度,对外则不断携手优秀企业,拓展供应链的宽度和深度。2018年科达收购意大利唯高,2020再收购意大利F.D.S,由此具备了意大利制式的供应能力。科达还结合中国制式和意大利制式的优点,开创了中意制式这一独特道路。
       吴晓波说,当前中企出海,不仅是制造能力的输出,更是商业模式的全球化创新。这句话在科达身上同样得以印证。从高效直连的中国制式,到柔性化的意大利制式,再到博采众长的中意结合制式,科达正是在不断走向国际、不断开拓海外市场的过程中,一步步完成了进化。
       根据意大利陶机及设备制造商协会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2023年全球瓷砖产量159.37亿㎡,下降5.5%;2023年全球瓷砖消费量156.27㎡,下降5%。未来全球瓷砖市场仍将面临挑战,只有非洲及少数地区还有增长机会,而这些地区大多为发展中国家,它们在引入建陶产业时会综合考虑适应性、性价比、人工成本等因素,而科达凭借从中国土壤长出又吸收了意大利养料而形成的先进产业模式,无疑将展现出更强的竞争力。
       2025年已经到来,建陶行业再次踏上新征程。期待在未来,科达能以更大的创新,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为全球陶瓷厂商创造价值,引领建陶产业高质量前行。
(转载自:《陶瓷信息》)